从乔布斯到雷军,企业家IP打造方法论
吴清
自今年小米汽车发布以来,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就一直走在聚光灯下。从北京国际车展顶流,到与周鸿祎等人的互动话题,再到时不时给网友们汇报工作进展,雷军掀起的流量热潮已持续了一个多月。
雷军在小米汽车发布及销售上的巨大成功,让企业家个人IP的打造成为显学,也让很多企业家意识到个人IP的价值,不仅可以节省巨额的广告费,而且像雷军这样,推动近8万台小米汽车销售锁单迅速卖出,直接转化为销量,谁能不羡慕呢?
近期另一位企业家顶流、360创始人周鸿祎不仅自己频频出圈,爱车迈巴赫的售卖、交车,还有极氪的收车都搞得仪式感满满,还频繁cue到老朋友雷军,论证起企业家做IP的必要性。“雷军出来做小米汽车,开始大家都不看好,但他通过个人IP强大的影响力,一举扭转了小米的销量表现,小米汽车获得巨大的成功。”
在这波巨大的流量浪潮下,备受刺激的车圈老总陆续披挂上阵,还继续扩散到各行各业的老总们,纷纷开始琢磨个人IP的打造方法。越来越多的创始人们站出来为企业“代言”“发声”“直播”。
毕竟在这个信息爆炸、竞争激烈的时代,“注意力”本身就是一种财富。
正如乔布斯之于苹果、马斯克之于特斯拉、任正非之于华为、马云之于阿里巴巴、雷军之于小米,他们都是企业品牌形象最为具象化、人格化的表达,个人IP经过时间的沉淀后,终会成为一个炫目的企业符号。创始人在幕后的时代已经过去,企业家个人IP大放异彩的时代正在到来。
1.注意力经济时代
不是我们要做IP ,而是这个时代需要IP
如果雷军再做一款数码产品,你会觉得这个产品性价比不高吗?
如果乔布斯还在世,不仅卖苹果手机,还卖苹果电视,你会不买单吗?
…………
这或许就是创始人IP的魅力。
IP是Intellectual Property,即知识产权。IP就是代表一种可以将知识变现的新经济体。凡是拥有大量的粉丝群体,能够占领很多人的心智,并且可以多元化持续商业开发的人物、事物和事件,都可以称为IP。
而创始人IP,就是指那些具备独特标识和内容能力的企业家们,他们自带话题和流量价值,是各界的关注热点,同时也是连接企业和用户最好的纽带。对品牌传播而言,能达到更低成本、更高收益实现营销传播的媒介工具都是可行的。
换句话说,个人IP将可能是目前或者未来很长时间内最有效的连接器和流量入口之一。对创始人IP而言,这不仅可以提升企业家的个人品牌价值,还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商业价值和影响力。正如马斯克所言:“特斯拉不需要公关,要自己代言。”
Weber Shandwick《品牌与威望》报告显示,66%的消费者认为公司CEO的威望会影响他们对公司本身及其产品的看法。公司高管普遍认为公司的威望有49%取决于其CEO的威望,而公司的市场价值中最高有60%取决于公司的威望。
经纬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对记者表示,企业家IP需要打造一个有温度、有态度的人格魅力体,才会让粉丝因为欣赏企业家而信任这家企业和其输出的观点。
企业家IP的兴起还有一个时代背景,就是以前个人IP是靠口碑传播的,最多成为社区熟人间的IP,而今天的个人IP是靠互联网传播的,你可以成为全国、全世界的IP。互联网解决了IP推广的成本、空间、效率问题,不仅IP传播成本低,试错成本也很低。
时代变了,现在大家都在强调粉丝经济,粉丝经济是一种社交经济,是有温度的,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和情感交流。
而创始人或CEO是企业的灵魂,对公司最重要、消费者最信任的人是他们。就像说起马云,很多人会想起阿里巴巴,说起乔布斯,就会想到苹果,个人IP逐渐成为一种与企业强联系的符号。
正如新锐导演张凯文导演所说:“不是我们要做IP,而是这个时代需要IP。”一切交易的基础就是信任,而一切社交的本质就是价值交换,但对于两个从未有过交集的企业或人,该如何建立信任?创始人IP就是最好的信任背书。
将意咨询CEO梁将军告诉记者,品牌是一个很抽象、没有温度感的符号,消费者对个人IP的感知度、接受度会更强一点,更容易被这个人所感染和信服,传播和转化的效率会高很多。
在竞争激烈的注意力经济时代,具有强大号召力的个人IP变得越来越重要。企业家IP对组织看法的影响,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。因此,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意识到,企业家要为企业赋予“人格”,让自己成为“真实的人”,用自己的个人魅力、创业故事和号召力打造个人IP,去增强企业品牌竞争力。
2.价值体现
代言人、带货达人和流量源泉
那创始人和企业家IP的价值何在?正如前文所说,现在是一个注意力经济和粉丝经济时代,企业和产品的推广越来越依赖人群间的情感沟通和信任。
相对于冷冰冰的广告,用户更愿意信任一个活生生的人,这就是个人IP的魅力,其很好地解决了企业和用户之间的信任问题;当信任问题解决了,成交和变现就会水到渠成,甚至每天都会有用户主动上门购买产品并完成口碑传播,而且这些人的黏性很高。
对公司品牌来说,创始人IP的价值可以概括为代言人、带货达人、流量来源等方面。
创始人或CEO是公司及产品最有说服力的代言人。
创始人IP,作为企业或产品价值输出的一种方式,能获得更多粉丝用户、提高产品的转化、人格化企业品牌,成为企业品牌的最佳代言人。这也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。
正如乔布斯对于苹果、任正非对于华为、雷军对于小米,很难想象如果不依托于创始人IP,这些国际知名品牌还能拥有如此强大的魅力与影响力。
比如小米曾经请了梁朝伟、张杰、王一博、苏炳添、费翔等各类型大咖明星做公司及产品的代言人,但如今大家还记得谁吗?说起小米是否只记得雷军?
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则直接出现在格力的各类品牌广告中,大大方方做起格力的最大牌代言人。
至于说带货达人,董明珠、雷军和罗永浩等都是带货界的天花板。有媒体统计,董明珠2020年直播首秀,此后十几次个人直播带货累计销售额超400亿元,约占当年格力电器营收的24%。
老板直播带货,主动参与内容创作、与粉丝(消费者)对话,这种迅速收集消费需求、按需生产、售卖商品的模式,效率远高于传统电商。毕竟,老板要比一般的网红主播更理解自己公司的核心专长和产品特色。
更重要的是,在这个注意力稀缺时代,创始人IP是公司长期免费和稳定的流量来源。
企业需要经常做品牌宣传、新品宣发,营销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,不少公司的营销和销售费用达到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元。
雷军个人微博、微信等5个平台的粉丝量就近5000万,是小米公司两倍。雷军个人对消费者和市场的影响力堪比小米公司,而且雷军社交平台的互动数远高于小米公司账号。
事实上,拥有强大IP的创始人,除了拥有自己的流量外,还可以从各类媒体和受众关注中获得海量流量,比如雷军的各类发言及讲话,总会引发各类媒体的跟踪报道和传播。
如果有良好的创始人IP,还会对公司的融资及开展商务合作有一定的帮助,也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团队。因为对创始人价值的认可,间接的是对企业的认可。
梁将军认为,一个合格的创始人IP应该兼具三个层次的价值:市场价值、资本价值和社会价值。低成本地为企业获得流量,是创始人IP的第一层价值。尤其是创业初期,创始人IP的能量几乎大于企业品牌的能量。
“而当企业进入高速发展期,市场竞争激烈,这个阶段,创始人IP更多体现为市场价值,应该聚焦在产品和用户体验上去做表达,创始人IP不再是一个英雄角色,而是质检员和体验官。”梁将军说,而企业到了跃迁成熟期,创始人要更多输出对行业的预判和公司整体的布局,让资本看到商业前景,成为商业前景的放大器。比如,马云提出“新零售”。
正如德鲁克所说:“企业是社会的器官。”几乎所有的企业危机公关事件,都可以解释为企业社会价值观的丢失。比如三鹿集团的三聚氰胺事件,日本丰台车召回事件。
为此,当企业进入成熟期后,梁将军认为,企业创始人要成为企业社会价值的旗手,企业越大,创始人的思考视角、表达视角就越要落到社会责任上。“这一点上,我认为做得最好的一直是马云,马云发言落点,永远在家国、社会、理想上。”梁将军说。
总之,个人IP和企业品牌间,存在着紧密而又相辅相成的联系。个人IP可以为企业品牌注入生机与个性化元素,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;而企业品牌则可以为个人IP提供坚实的后盾和丰富的资源支持,助力个人IP的茁壮成长。这种相互促进的关系,使得个人IP和企业品牌最终实现共赢。
3.打造方法论
人格画像和冲突制造
创业近20年,周鸿祎正在用实践证明,老板做IP这件事情可以做、需要做。在周鸿祎看来,“99%的企业家都能做成”,除非你放不下身段。
那应该怎么做?周鸿祎说,自己唯一敢自吹的是,做真实的自己,靠直觉把真实性情表达出来。总结起来,“不装,不端,有点二”7个字。
他认为,不同于明星需要人设、摆拍、演戏来吸引眼球,创始人IP不能被包装。因为要长久做下去,人装不了太久。而且要避免模仿和教条,根据自己真实情况分享,要接地气。
换句话说,企业创始人多是各领域的专家能人,本身就有优势,在性格人设上,做到自然天成就可以了,做内容时做到不端不装,拍短视频多用随拍,而不是危襟正坐,内容上多共情,自然就有魅力。
没有人完美无缺,再好的人设也会坍塌。所以,梁将军认为,创始人IP不应该是一个电视剧脚本,而应该是一场真人秀脚本。创始人IP打造的第一步不是造人设,而是根据创始人的性格、专业、爱好,形成立体、丰满、有血有肉、可以容错的人格画像。
比如马斯克就常有一种贱兮兮的感觉,而雷军则自带大叔萌。
在构建起创始人IP的同时,梁将军认为,关键还是要做好用户流量的沉淀和转化,让流量沉淀为粉丝,让粉丝转化为对公司品牌的信任喜爱,甚至直接的购买行为。
这个很好理解,比如在企业遭遇危机时,明星式的创始人可能形象坍塌,遭遇巨大流量的反噬,但偶像式的创始人就很可能得到粉丝们的信任和更多的保护。
很多创始人IP的问题是,他们只是红了自己,但并没有带红自己的公司及产品,那这种创始人IP就是不及格的。
“大部分的创始人IP,经营的是用户的眼球,而不是用户的信任。就是赢得了一部分人的关注,但没有对公司及产品有很好的赋能。”梁将军说。
为此,个人IP一定要和自身业务有很强的契合,且定位越垂直,越容易强化影响力和销售力。
这方面,雷军、董明珠等都是典范,梳理和回顾他们的微博或者各种互动行为,他们的内在目标一直很明确,就是认认真真、勤勤恳恳地在为公司出圈、产品转化做服务。
与此同时,人们都喜欢看有冲突的人和事,这是人的天性。因此,能不断制造冲突的个人IP才是受关注、有话题的个人IP。
陈格雷认为,雷军就很善于创造冲突,而且是楷模与假想敌一体的冲突。做小米手机的时候,雷军总是穿着黑T恤和牛仔裤,让人很容易想起苹果的乔布斯,以至被粉丝们爱称为雷布斯;而如今小米造车了,于是发布会上的雷军悄悄换装,穿上和马斯克相似的浅色西装、深色衬衫及西裤,于是大家又称他为雷斯克。
再比如,之前华为Mate 60的预热和发布,都精准放在了苹果发布会的前一天,自研芯片和90%以上的国产零件替代则让全球拆机此起彼伏,还有余承东“遥遥领先”之类言论,一波波的话题发酵,让华为Mate 60的发布成为现象级事件。
也就是说,与知名的行业先驱、领袖形成关联和冲突,不仅让用户不自觉地产生品牌关联,还制造了持续不断的话题流量。
而一个企业家个人IP的冲突,最好是来自对世界的挑战和对规律的突破,去打破常规、突破创新,才能让人发自内心地钦佩和传颂。
就像大家认同雷军,是因为他对于创新的渴望,对于未知的勇敢;认同罗永浩,是因为他背负巨额债务时没有逃避,没有卖惨,而是看到了其对创业的不懈努力,用自己实力上演了“真还传”。
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英雄,去做出无人敢想、敢做的事情,恰好马斯克就是这样一个人。从最早的PayPal,到后来的特斯拉和SpaceX,马斯克持续的冒险创业经历,面向全人类的梦想,颠覆性的理念、想法,如殖民火星、脑机接口。因此,马斯克渐渐成为有远见的企业家精神和不懈追求突破的代名词。
为此,张颖认为,企业家IP要有精神内涵,还是需要传递一些世界观、价值观、人生观,引导、改变用户的思维和行为方式。
梁将军也认为,是人都有缺点和犯错的时候,特别是创始人IP这样放在聚光灯和舆论场中,就容易无数倍地放大。但如果创始人对社会有一个整体有益的价值观,并坚持输出和推进,就有了一个坚实的立脚地。
所以,我们看到马斯克不害怕犯错,也不怕将失败和缺陷暴露在大众面前,还时不时在社交平台发表奇谈怪论,引发争议,但大家对他一直理解包容,甚至觉得这才是一个真实、可亲的人物。
但企业营销偏重创始人个人身上,也会存在一定弊端。如果企业家出现问题,或者某些观点被误解,可能反而会拖累企业发展,即便是马斯克也会遇到流量反噬的情况。
同时,企业家过多输出也会分散精力,如果深陷舆论旋涡,不仅可能会影响情绪,更有可能损害公众对企业品牌的印象。总之,企业家要看到IP和由此带来的流量也是一把双刃剑。
“打造企业家IP的终极目的不是要成为超级网红,构筑所谓的私域流量,然后将用户拉到自己的自留地里割韭菜。”张颖说,企业家IP应该是一代创业者或一些前沿领域的布道者、精神符号,让人对其理论、概念自然而然产生钦佩之意,进而信任公司品牌或购买产品,同时进一步对企业家给予更高的尊重,形成一个良性的传播互动。
梁将军则表示,传统的管理理念和身居高位,让很多创始人没有创始人IP的运营能力,甚至没有向公众去展露真实自己的意愿,在意自己公众形象的思想包袱很重,因此如果想做创始人IP的话,要放弃包袱,或在镜头前,或在文字里,或在音频里,找到最适配、最舒服表达的土壤,并不断适应和锻炼这种能力。
所以我们看到,任正非虽然没有像雷军、马斯克那样经常在社交平台发声,但各种华为内部会议记录、公开信、书籍经常流出,输出各种价值观点和管理理念,一样很好地支撑起任正非企业思想家的IP形象。
梁将军认为,创始人IP的最高境界是符号化,符号化的意义有三个:一是让影响力破壁,二是延长生命周期,三是增大适配范围。企业创始人终究是商圈的人,但符号化的创始人可以进入娱乐圈;创始人终究会死,但符号化的生命可以永生。比如乔布斯成为很多果粉的桌面壁纸。
品牌个人化时代到来
有一些人说企业家干吗要那么有名,踏踏实实做企业和产品不就好了吗?而且企业创始人和CEO时间那么宝贵,又不可复制,毕竟销售可以雇很多,创始人或CEO公司就一个。所以,无论他单场能带多少货,从整体效率来说,都不太划算。
这其实是工业时代企业家的思维,工业及传统媒体时代,企业家可以不用抛头露面,彼时最主要的方式是砸广告。但是时代变了,砸广告不那么管用了。以前精耕细作、静水深流的品牌打造法,已不能适应现在快速迭代的发展节奏了,我们正处在一个流量先导、内容为王、注意力紧缺的时代,并向“品牌个人化”时代迈进。
未来的商业竞争是流量之争,更是内容之争,有好的内容和建立与用户间的信任,成为用户产生购买欲的前提。“90后”“00后”的新一代消费者,开始更多主导当下的消费市场,他们是看内容、凭喜爱下单的。
创始人IP化,不仅能给自家企业、产品吸引更多的目光,还能给消费者带来正面的认知与联想。虽然个人IP形式上是一种标签和符号,但本质上却是流量、信任、成交。
因此,IP打造与网红培养的底层逻辑类似,关键在于被消费者喜欢、信任,并产生购买偏好的核心能力。不过IP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,需要有长远的视角和耐心,持续的投入和维护。个人IP应被视作内容渠道,而不是为了追求短期的成果或利益。
而且IP价值最大化的前提,是产品服务足够能打。企业创始人属于商业型IP,其和企业品牌是“一荣俱荣、一损俱损”的关系,把企业和产品做好是基础和核心。企业做成功了,个人IP也就塑造起来了。所以归根结底,要打造成功的创始人IP,关键是先把企业和产品做好。
没有成功的企业和产品,所谓的创始人IP只不过是空中楼阁。
同时,创始人IP打造也是一把双刃剑,创始人IP的打造并非一帆风顺,围绕个人的争议话题,甚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品牌造成反噬。
“必须认清的客观事实是,像雷军、周鸿祎、罗永浩这样的顶流IP,必定只是凤毛鳞角,绝大多数人是很难达到这种程度的。” 陈格雷认为,但企业家打造个人IP还是很有必要的,毕竟在自媒体为主流的时代,哪怕是一点点的个人IP魅力,也会发挥相当价值,甚至效果比同等的广告费投入要好。
梁将军则认为,最重要的是创始人要成为和展现真实的自己,积极主动地去做这个事情,传统靠公司市场团队去包装和打造人设的方式效果一般,也很难持久。无论企业大小和行业类型,都能在亲身下场和不断试炼中,找到最适合的平台土壤和最舒服的状态。
在中国企业集体陷入流量焦虑的情况下,打造创始人IP,似乎已经成为企业战略的一部分。长期看来,特别是年轻的创业者,因为预算有限,更会选择低成本、网络化的品牌推广,将自己塑造成一个IP,把流量导向产品,CEO网红化将是一个长期和理性的策略。
未来,不仅是企业大佬,其实,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CEO,把自己当成一家公司经营,打造响当当的个人品牌。